廣西南寧建設線上問診線下服務智慧醫療
近年來,智慧醫院建設發展迅速,國家相繼出臺多項政策予以支持,聚焦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互聯網診療等“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發展。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合醫院資源,全院900多名醫護人員,支持線上看診,以在線問診為代表的多種互聯網醫療服務,為患者服務。
3月26日,記者在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醫院整合醫療資源,線上線下同步推進,讓數字信息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一站式”解決患者看病問題。顧先生的父親患有慢性疾病,經常需要醫院家里來回跑,線上問診提前了解病情的狀況,提前預約掛號辦理手續,中間節省了不少時間,為患者構建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就診體驗。
患者家屬顧先生告訴記者:“這個確實很方便,今天早上我父親心臟痛的頻率比較多。之后我直接在小程序找出來網上醫院,直接跟醫生溝通,下午就過來入院了,很方便。”
在線門診,AI預問診、預約掛號、影像檔案等工具,不僅能幫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還能讓信息采集前移,讓患者到醫院之前就可以建立較為完整的病史記錄,方便醫生判斷病情,讓患者少走彎路。
患者家屬鐘女士指出:“每天都可以在網上看到預約醫生,也能看到檢查結果,包括影像學檢查都可以看得見的。以前看病就很不容易,以前看病還要來醫院現場掛號、辦卡,現在在網上都可以辦理電子卡,就可以直接預約看醫生了?!?/span>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彭濤表示:“過去患者到醫院就診是處于無序的狀態?;颊哒嬲姷轿液臀页醪絾栐\之前,其實并不知道要找的專科專家是誰。現在,患者在預約前通過網上溝通,我就大致清楚他估計是得了什么病,是不是應該在我這個專科接受進一步的診治。這是一個篩選和分診的功能,通過網上的預問診就實現了,讓患者少跑彎路。我也不用把我每個早上寶貴的30、40個號浪費在無效患者上。預先已經篩選掉了一些不應該來找我的患者,實現了醫生管理效率的最大化。”
據了解,該醫院每年約有3000名腫瘤患者有較長周期,需按時到醫院進行護理,醫院開通“互聯網+護理上門”服務,一些老齡患者,或者行動不便的癌癥患者,可通過上門服務,護士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解決患者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全院4000多位醫務工作者已接入線上,930位專家醫生進行7×24小時在線輪班坐診,全天候“不打烊”,患者可以通過第三方健康小程序,發起問診、護理、用藥等咨詢。醫生在線開具處方后,患者可自行選擇到附近藥店預約取藥或享受藥品快遞到家服務。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心血管內科教授李浪表示:“我們不僅有醫生在線輪班坐診,還有護士和藥師在線向患者提供服務。醫生提供線上問診,以及簡單的復診需要,護理可以提供上門服務。我院現在這個升級版的互聯網醫院可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互聯網線上服務。”
來源:總臺央視
記者:宋大珩、岑通、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