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讓呼和浩特群眾享受就醫便利
近年來,呼和浩特市以全民健康信息化系統建設為主線,將智慧醫療建設作為推動醫改、提高群眾就醫獲得感的有力抓手,積極整合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基礎資源庫,促進健康大數據與醫療衛生業務和監督管理的深度融合,讓百姓便捷就醫觸手可及。
為解決醫療機構“一院一卡、重復發卡、互不通用”就醫“堵點”問題,呼和浩特市全面推廣電子健康碼應用,有2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接入系統,實現居民診療“一碼通”。將居民電子健康碼疫情風險預警系統納入“青城醫療”微信公眾號上,作為城鄉居民出行、就醫的電子憑證,實現了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在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藥店看病購藥的信息管控和健康狀況預警,充分發揮了醫療機構的“哨點”作用。
呼和浩特市積極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創新發展智慧醫療,改善醫療服務。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建成遠程醫療會診服務平臺,覆蓋醫療機構33家。為進一步提升基層衛生信息化能力,呼和浩特市為鄉鎮衛生院配齊數字化醫療設備,建設基層醫療機構一體化“云醫療”系統及影像、彩超、心電遠程診斷中心。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全市9家自治區級醫院、6家市屬醫院、10家旗縣區級綜合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現互聯互通,做到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區域信息平臺已集中整合居民健康檔案、全員人口信息和醫療機構診療信息約9億條。
在推進智慧急救體系建設、衛生應急能力方面,呼和浩特120醫療急救指揮中心與北京急救中心建立了京蒙立體化醫療急救網絡,上海金匯通用航空公司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簽訂合作協議建立航空醫療救援基地,和林縣醫院建起航空醫療救援站,打造首府人民的“空中綠色生命線”。呼和浩特市120指揮調度水平已步入全國前列,平均受理時間縮短至41秒。
來源:內蒙古日報
上一篇: 醫療信息化新聞一周回眸
下一篇: 汕頭真金白銀打造區域醫療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