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分級診療,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感謝黃醫生和二附院的專家,讓我及時轉到了大醫院,要不然就危險了!”家住合肥市經開區福祿園小區的居民王大爺不禁感慨。
有10余年高血壓病史的王大爺近來常常感到胸悶、氣喘,于近日來到家門口的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問診。當天有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高峰博士在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支援門診。
“經診斷,高醫生建議王老立即住院治療。我們通過醫聯體轉診系統為王老辦理好轉診住院手續,第二天安醫大二附院醫療服務中心通知王老辦理住院,王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第三天早上8點入住心血管內科三病區,醫院方面還給予王老完善檢查、降血壓、控制心率等治療,制定個體化的診療計劃。”合肥市經開區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師黃士鋒介紹。
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緊密型醫聯體單位,一頭連著社區居民,一頭連著大醫院。除了每周安排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在社區醫院坐診外,向上級醫院轉診的“綠色通道”更是為患者架起了一座生命橋梁。
近年來,安徽省以落實機構功能定位、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推進分級診療為重點,以服務協同、醫防融合為導向,以體系升級、服務升級、管理升級、保障升級為目標,打造“一體化、全方位、全周期”的緊密型城市醫療聯合體。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承接和服務社區患者的下轉,合肥經開區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在籌備住院病房。
“中心計劃30張床位,屆時擬提供醫養結合病房服務,慢性病穩定期恢復期等患者的住院康復治療以及日間照料病房服務。”合肥經開區海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潘夢舒說。
“磨玻璃結節相對風險高一點,但3mm屬于微小結節,不放心可以做胸部靶掃和重建,也可以3個月以后再做一次胸部高分辨CT。”近日,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童佳兵通過該院互聯網醫院為46歲的患者王先生“把脈問診”。
排隊累,掛號難,大醫院的專家號更是一號難求。曾幾何時,“排隊兩小時,看病五分鐘”一度成為段子在患者中廣為流傳,現如今,乘著互聯網的東風,老百姓就醫問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門診藥房外,只見一名快遞小哥在忙碌著,他一邊與醫院藥房的工作人員交流,一邊取打包好的藥品。
“這些藥品是患者在互聯網醫院‘線上問診’時,醫生開具的處方藥,自從互聯網醫院開通‘送藥上門’服務,不少患者反映‘省時又省力’!”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互聯網醫院還開通“線上診間”,為患者在線提供一對一診療服務,讓患者享受更多便捷。
網上問診、送藥上門、病案復印、代煎中藥飲片……線上線下聯動,老百姓足不出戶,“星級”醫療服務有網即可享受。自2019年12月以來,省內越來越多的醫院設立互聯網醫院,并不斷解鎖新功能。
近年來,安徽在“互聯網+醫療健康”領域深耕,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逐漸成為現實,開啟了分級診療新模式。
目前,全省范圍內省市縣鄉四級遠程醫療服務體系逐步建立,為了進一步推進“互聯網+分級診療”發展,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建設省級遠程診療中心,融合省影像云等系統,開展遠程診療與教學;加快推進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和居民電子健康卡建設,充分發揮全民健康信息平臺信息互通共享作用,建設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健康管理的一體化電子健康服務。
“嵇醫生來啦!”近日,黃山市黟縣汪村89歲的鄭奶奶看到前來隨診的駐村醫生嵇霆便喜笑顏開。嵇霆是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急救醫學中心原急診內科門診主任、副主任醫師。
一年多前,為了讓基層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推動優質醫療人才資源下沉基層、服務百姓,安徽制定了“百醫駐村”專項行動。嵇霆作為首批從17家省屬醫院選派的50名駐村醫生之一,前往黟縣漁亭鎮汪村服務兩年、并掛職漁亭鎮衛生院副院長,汪村因為嵇霆的到來不再是“村醫空白村”了。
“我服務期滿回合肥了,誰來給村民們看病呢?”嵇霆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傳幫帶”工作做好。
如今,嵇霆與村醫汪光輝結成基層醫療團隊,毫無保留向“徒弟”傳授急救基本技能;牽線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赴黟縣舉辦心肺復蘇、電除顫、氣管插管術急救等培訓……
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是分級診療的關鍵,而這離不開穩定的、高水平人才隊伍。尤其在一些農村地區,由于行政村合并、居民地拆遷、災害損毀、危房老舊、村醫到齡退出等可能導致新的村衛生室及村醫“空白”點。
如何補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短板,留住基層健康“守門人”?
近年來,安徽以目標和需求為導向,開展各種類型的全科醫生培訓培養工作。其中,全省開展的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模式,探索以縣(市、區)為主體實施村醫定向委托培養3年行動,重點補充到村衛生室和艱苦邊遠地區鄉鎮衛生院。
“全科醫生的培養對于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全科醫生成為全省基層醫衛戰線上的一支生力軍。”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底,安徽出臺《安徽省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加大全科醫學人才培養,到2021年,醫學院校全部成立全科醫學教學組織機構,將全科醫學、中醫藥學課程作為必修課程納入臨床醫學類專業培養方案。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0家全省全科醫學師資培訓基地、16家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基地、8家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
來源:中安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