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同濟醫院:高科技加持下的智慧醫療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隨著醫療領域對于智慧化探索的不斷深入,智慧病區、智慧病房漸漸走入人們的視線。高科技加持下的智慧醫療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一起來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智慧病房看看吧。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智慧病房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同濟樓十樓病區正在打造上海市市級醫院智慧病房示范項目。該項目于2020年11月啟動,目前已有18個智慧應用上線,涵蓋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等范疇。
智能集成,一屏滿足患者日常所需
走進智慧病房,你會發現很多“小玩意兒”。床頭卡一改往昔手寫的樣式,觸屏設計簡潔大方,功能還增強了不少。“上面除了有病人的信息之外,還會多了緊急增援的按鍵和病人去向等顯示。可以方便病患和護理人員應急呼叫。”
智慧床頭卡
床頭卡旁的呼叫鈴在功能上進行分區。大塊的按鍵,用于日常呼叫,小塊的按鍵則專屬于換藥呼叫。“呼叫信息顯示在后臺,護士可以快速地了解病患的需求。”病區護士長陸櫻花提到。
護士臺前就可以監控患者生命體征
出現異常還會自動報警
床頭上還有一個長方體設備,連著安置在患者床上的智慧床墊,實時采集患者的生命體征數據,并自動沉淀進醫院信息系統。不僅避免了人工二次轉錄,還提高了采集數據的效率和準確效率。“我們在護士臺的智能管理屏上就可以看到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心率,床墊還能監測患者是否離床,并會發送離床警報。”
智慧屏上一手掌控
與一般病房不同,智慧病房更多地通過科技手段,將患者的醫療、管理、服務需求與建筑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打造以需求為導向的智慧應用場景。這些應用,患者都可以通過床頭的智能屏一手完成操作。
點開智能屏里的床頭卡欄目,可以看到患者的基本信息,有沒有過敏史、各項護理安全預警......這些重要信息用鮮亮的字體進行了區分,一目了然。“在檢查報告和化驗報告當中病人可以在這個界面看到他在我們醫院,不管是住院部分還是門診部分,所有的檢查報告都可以顯示。”陸櫻花展示了這名患者的就醫、檢查等情況。
智能屏的界面上還接入了充值繳費模塊,與智能終端相連就可以實現床邊繳費。“預交金不足時,患者可以掃這個二維碼充值。”智能屏還是智慧病房里的小管家,不僅可以監測室內溫濕度和空氣質量,還可以讓患者不用下床就完成開關燈,開合窗簾,開啟空調等生活日常。
給輸液袋稱重還能警報
智慧設備讓患者住院舒心省心的同時,提高了醫護人員的護理效率和精準度。眼前這個輸液裝置有了智慧設備的加持,可以精準預警補液結束時間。“這個設備就是利用了稱重的原理來進行報警。一袋500ml的藥袋,還剩10ml的時候,我們護士站的顯示屏上就會顯示,滴到5ml以下的話它就會報警,患者的補液即將結束。這些信息護士在PDA(掌上電腦)上及時掌握,響應處置。”
向外拓展,打造醫療、服務、管理智慧平臺
智慧設備的應用不僅在病房里,還延伸到病區的各個區域。在病區門口的門禁系統,不僅能人臉識別,還兼具了測溫功能,精準識別每一個到訪者。
可視門禁能測溫能識人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院長趙海鵬介紹到:“我們可以不費一分人力,就對進出病區的人員進行精準管控。”對于刷臉無法進入的訪客,可以按門鈴,通過可視對講,確認身份后方可進入。特需病房門口的信息卡特別的與眾不同,觸摸屏的設計時尚靚麗,屏上的四個按鍵有著不同的功能。當護理人員進入病房護理患者,只要按下進入護理按鍵,指示燈就會亮起。
“上面有呼叫醫生、呼叫護士的功能,這些功能不僅是面對醫護、管理人員,還面對患者。患者在某個病房門口行進當中遇到一些緊急情況,就可以緊急呼叫尋求幫助。現在有很多較大的病區,一些病房遠離我們的護士站,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通過的按緊急按鈕可以得到及時的救助。”趙海鵬院長提到,每個患者入院的同時都會配發一個手環,手環不僅有緊急呼叫的功能,還是一款定位系統,醫護人員通過護士站的智能屏,可以快速找到需要幫助的患者。
消毒機器人正在作業
智能機器人應用是智慧病區推進的重點板塊之一。“智慧病區內規劃了七種機器人的應用場景。目前,正在應用調試的有兩款,消毒機器人和送藥機器人。”趙海鵬介紹。兩款機器人不僅是病區里服務能手還是這里的智慧擔當。護士在智慧屏上“召喚”后,機器人們就能自主工作。消毒機器人會按照設定的路線進到病區病房進行消殺作業。“患者出院了,我們機器人就到病房進行全面消毒,迎接下一位患者。”目前,更多功能的智能機器人正在開發調試中,院方將在今年5月初步完成了各類機器人系統集成。“屆時我們會有污物處理的機器人、引導機器人、宣教機器人......在有效提升效率的同時更好地服務患者。”趙海鵬表示。
未來,更多的智能設備將在智慧病區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場景,在優化醫療服務模式和服務流程的同時,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率。
來源:上海市同濟醫院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