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逢磊:MDT視頻會診促進縣域共同體協同發展,患者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醫療服務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中統籌縣域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護,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東至縣是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試點縣,早在2016年開始探索醫共體,2019年成立總醫院正式開啟緊密型醫共體新模式。
東至縣總醫院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理念,遵循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縣鄉村一體、防治融合的原則,按照安徽省兩包三單六貫通精神,創新總醫院模式下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通過數據賦能,著力于框架重構、資源共享、流程再造、醫群互動,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服務為中心”轉變,推動醫療、醫保、醫藥改革“三醫”協動,促進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健康管理融合,全力提升全民健康福祉,為縣域醫改探索新路徑。
多學科視頻會診發展背景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大力發展面向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協作網,鼓勵公立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醫療、遠程教學、遠程培訓等服務,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資源縱向流動,提高優質醫療資源可及性和醫療服務整體效率。這個階段,縣級醫療機構都有向大三甲醫院請求遠程會診的經歷。
圖1 總醫院人民醫院院區歷史會診情景
經過各級政府扶持和醫院自身發展,兩家縣級院區都已成長為三級醫院,東至縣總醫院在2022年開始謀劃MDT視頻會診,2023年正式啟動實施。2023年12月29日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要求促進遠程會診等醫療服務向基層延伸,更加堅定了醫院繼續探索MDT視頻會診的信心。
東至縣總醫院視頻MDT平臺是一個集多學科視頻會診、醫共體職工統一管理、工作會議和業務學習、線上培訓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該平臺基于釘釘平臺低代碼開發而成,為縣域內的醫務人員協作和醫共體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該平臺覆蓋了東至縣總醫院及下轄的2家縣級醫院、15家鄉鎮衛生院、234家村衛生室,形成了全縣“一張網”的健康服務體系。強化了全縣醫療資源的縱深配置,提升了醫療服務效率與質量,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以健康為根本的服務宗旨。
相較于傳統的遠程會診,東至縣總醫院推行的MDT視頻會診的優勢在于可以在手機或電腦端隨時發起申請,即使專家在外出差,也能通過手機或電腦接收并參加會診。視頻MDT平臺讓縣內專家在網絡上流動起來,讓基層醫生變成名副其實的全科型醫生,讓老百姓在家里就能找到心儀的醫生看病,疑難雜癥患者無須輾轉于各醫院和科室之間,這種及時、便捷、規范化的診療方式,特別適用于基層醫療機構的急診急救、疑難雜癥的會診。MDT視頻會診模式開創了區域內多學科醫療協作新模式,實現資源共享,讓患者享受高質量便捷服務。
東至縣總醫院視頻MDT平臺功能
東至縣總醫院MDT平臺功能全面而高效,具體涵蓋以下方面:該平臺支持專家與基層醫生間的遠程視頻會診,確保患者與專家能夠實時互動溝通。申請醫生可將患者的歷次檢查檢驗報告、電子健康檔案等詳盡診療信息在屏幕上共享,便于專家全面查閱與分析。在必要時,接診醫生可靈活邀請其他領域專家加入會診,對患者實施多學科聯合會診,從而制定出更為全面、科學的診療方案。此外,基層醫療機構依托HIS系統的上下轉診模塊,可將急危重癥患者迅速轉診至縣級院區,直接辦理入院手續,有效簡化了患者住院前的各項準備流程,大幅度節省了時間、精力及費用。
圖2 MDT視頻會診系統頁面
系統設計之初即秉承免費服務患者的原則,為確保MDT視頻會診的持續有效運行,東至縣總醫院創新性地為醫務人員設計了一套與公共衛生服務相類似的積分激勵機制,建立臺賬,旨在激發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圖3 MDT視頻會診臺賬
在監督與質量控制方面,東至縣總醫院采取了一系列嚴格措施。為防止刷分行為,確保會診的真實性與有效性,對會診過程實施全程錄像,并結合數據校驗與人工抽檢的雙重手段,有效避免了無效會診給患者帶來的不良體驗,保障了診療的及時性與準確性。
平臺還兼具業務學習功能,將縣級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實時同步轉播至基層,使基層醫生能夠便捷地接受專家的培訓與指導,從而不斷提升全縣醫務人員的整體業務能力和診療水平。
圖4 總醫院通過釘釘視頻MDT平臺直播2024年醫師節活動
在文化宣傳與資訊展示方面,平臺積極強化總醫院及院區的品牌形象,實時發布總醫院及院區的最新動態與新聞資訊,促進了信息的廣泛傳播與思想的高度統一。同時,平臺還詳盡展示專家團隊信息,便于基層醫生快速了解各專家的擅長領域,從而更加精準地找到合適的專家進行咨詢。
在人事管理方面,東至縣總醫院對兩千多位醫務人員進行了全面建檔,創建了全員群、部門群及功能群組,有效整合了數百個微信群,實現了重要文件的統一發布與管理,極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提高了重要文件的傳達程度。
圖5 總醫院人員架構及配置情況
此外,平臺還致力于辦公流程管理的標準化與移動化,建立了線上審批流程,簡化了多個辦公環節,顯著提高了辦公效率。同時,平臺還提供了會議室管理、會議預定與日程安排等會議管理功能,確保了會議資源的合理利用與會議活動的順利進行。
會診場景改造保障MDT視頻會診規范開展
為確保會診工作的時效性并推動會議流程的標準化,同時遵循經濟高效與資源再利用的原則,東至縣總醫院采取了一系列優化措施。具體而言,總醫院對原大數據中心會議室進行了背景墻的煥新改造和會議系統的優化升級。
圖6 總醫院大數據中心會診中心
兩家縣級醫院則巧妙地利用了現有的遠程會診中心作為專家會診的專屬場所,而各臨床科室則依托會議室內的交接班大屏幕,作為接診與入會的便捷平臺。
此外,為提升15家鄉鎮衛生院門急診科的診療效率,東至縣總醫院為其內網電腦配備了32寸大屏幕顯示器,并集成了攝像、拾音、功放功能于一體的三合一攝像頭,此舉不僅簡化了設備連接,還有效降低了因復雜連接可能引發的故障率。同時,所有會議室均統一安裝了智能電視,并在背景墻上醒目地張貼了統一的“某某院區MDT會診中心”徽標,以增強專業性與辨識度。
圖7 勝利鎮中心衛生院會診中心
對于遍布全縣的234家村衛生室,東至縣總醫院也進行了相應的升級,即在他們的內網云桌面電腦上加裝了同樣具備三合一功能的高效攝像頭,以進一步提升遠程醫療服務的覆蓋面與質量。
MDT視頻會診推廣應用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
在推廣應用時,MDT視頻會診項目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阻力。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例如MDT理念未普及、缺乏標準的MDT指南、醫生的綜合能力不足、基層醫生積極性不高、縣級專家資源相對緊缺、缺乏政策支持等,這些都會影響MDT的推廣運用。
東至縣總醫院先后出臺了一套相對完善且配套的政策體系,針對MDT視頻會診的考核制度、評價標準以及會診流程等問題,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指導原則。為了促進MDT視頻會診的廣泛應用,通過全縣范圍內啟用釘釘APP打卡的方式,引導全體醫務人員積極使用MDT視頻會診系統。
圖8 總醫院通過釘釘打卡加強MDT視頻會診應用
MDT視頻會診對醫共體牽頭單位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嚴峻考驗,因此,必須精心規劃頂層設計。首要步驟是,依據各級醫療機構的特性,構建一支以專科為核心、成員穩定、梯隊結構合理的領導小組及專家隊伍。其次,指定醫務部們作為總體協調部門,負責相關業務的推進。這是基于醫療發展部對醫療工作的全面主管職能,其團隊成員不僅具備卓越的專業技能,還擁有出色的資源整合與管理能力。最后,各院區在運用門診多學科視頻會診系統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應及時向信息部門反饋。此舉旨在確保總醫院能夠全面了解系統的應用狀況,迅速響應并解決各類問題,從而持續推動該系統的有效應用與發展。
圖9 總醫院成立MDT視頻會診領導小組和專家組
在運營的過程中,MDT聯合門診要以操作指南和考核規范作為標準,規范MDT開展工作流程,為患者提供連續性診療服務,保障MDT診療方案實施,并通過定期隨訪機制及時跟蹤患者治療情況。
圖10 MDT視頻會診操作指南
在MDT視頻會診模式下,疾病的診療對醫生們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專家們在應對日常工作的同時,難以抽出時間參與MDT組織。東至縣總醫院想到在縣級院區各科室設置“釘釘班”,專門應對基層來的會診請求。
圖11 總醫院發文要求加強MDT視頻會診應用
目前,MDT視頻會診模式,參與會診的專家只是給出意見,不干涉最終的診療。這就要求主管醫師具有更全面的醫學知識,綜合考慮不同科室意見制定治療方案,最終制定個體化診療方案,但目前基層醫師過早專科化、交叉學科意識和全科思維能力欠缺,需要加強全面的醫學知識學習,增進對其他學科的了解。
圖12 總醫院發文進一步要求規范MDT視頻會診
實施成效:從患者追著醫生跑到專家圍著患者坐
東至縣總醫院勝利院區一患者因“心慌、不適、乏力持續一個月”而入院。醫院診斷顯示,她患有2型糖尿病伴腎功能損害、糖尿病胃輕癱等疾病。盡管在院區接受了精心治療,但患者的癥狀改善并不明顯,血糖始終處于高值,打算去外地診治。勝利院區主治科室通過向人民醫院院區發起MDT視頻會診,人民醫院院區迅速組織內分泌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婦產科的專家,開展多學科遠程視頻會診,并給出了明確的優化診療方案。三天后患者癥狀明顯改善,空腹血糖及腎功能等指標也好轉了。
圖13 東至縣人民醫院專家組為勝利鎮中心衛生院患者會診
張溪鎮仙亭村有位老人有腦卒中、心臟病病史,某日頭暈、心慌、吃不下飯。老人遂來到當地村衛生室,2023年畢業的鄉村醫生定向委培生徐醫生通過MDT視頻會診系統,向人民醫院院區心內科專家介紹患者病情,幫助患者詢問治療方案。
圖14 張溪鎮仙亭村徐醫生請求專家為老人會診
MDT視頻會診下一步發展規劃
在醫共體模式下,要充分發揮MDT視頻會診的長效作用,仍需持續努力與改進。具體而言,需聚焦于以下關鍵領域:
標準化與規范化建設:當前,視頻MDT在成立標準、組織架構、運營管理等方面尚存差異,亟需制定更為明確且統一的規范和標準,以保障MDT視頻會診的可持續運行與發展。
提升醫生參與積極性:部分醫生對參與MDT的熱情不高,可能與工作量增加、收益分配機制等因素有關。因此,需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并優化工作流程,以有效激發醫生的參與意愿。
團隊構建與穩定性強化:確立MDT團隊成員的構成標準,確保團隊成員的專業素養與穩定性。同時,加強團隊內部的溝通與協作,提升整體診療效能。此外,重視年輕醫師的培養與培訓,構建人才梯隊。
專業化與精準化提升:MDT應進一步向專病中心轉型,聚焦特定疾病領域,提供更為精準、高效的疾病管理與治療服務。同時,鞏固多學科協作機制,并擴大護理人員、藥劑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的參與范圍。
患者教育與參與促進: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宣教力度,提升他們對MDT重要性的認知與理解。鼓勵患者積極參與診療過程,表達個人意見與需求,從而增進醫患之間的溝通與信任。
技術與平臺優化升級:視頻MDT模式依賴于高效的通信與協作平臺。未來,將引入更多智能化功能,如自動記錄、智能專家推薦等AI輔助功能,以提升會診效率與質量。
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并重:視頻MDT涉及大量患者數據的共享與處理。在確保患者隱私的前提下,探索數據有效共享的途徑。可考慮采用區塊鏈等技術手段,保障數據的安全性與隱私性。
跨區域合作與資源共享深化:鑒于視頻MDT在醫共體內發展的局限性,未來需加強區域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與優化配置。同時,深化與上級醫聯體醫院的合作共建,推動MDT多學科視頻會診在縣域醫共體與城市醫聯體的深入連接和廣泛應用。
(作者單位:安徽省東至縣總醫院數據信息部)
下一篇: 連萬民:醫療物聯網的規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