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試運行醫療衛生云平臺
據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廳廳長畢力夫介紹,內蒙古經濟欠發達,地廣人稀、交通不便,衛生資源分布不均,管理和服務半徑大,成本相對較高,對信息化有著迫切的需求。自2011年起,該自治區基于國家衛生信息化“3521”架構,在信息化頂層設計中增加了蒙醫藥信息、流動衛生信息和居民健康卡3項內容。同時,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衛生云的思路,將原計劃建設的12個盟市區域信息平臺,合并調整為東、中、西部3個云計算數據中心,以最少的投入達到覆蓋全區的目的。
內蒙古自治區衛生云平臺涵蓋了公共衛生、基層醫衛、醫療服務、蒙中醫藥、醫療保障、綜合管理六大業務領域,建立了以自治區為單位的綜合監督管理系統,以盟市為單位的業務協同管理系統,以旗縣為單位的縣鄉村一體化應用系統,實現了試點地區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的互聯互通。基于云平臺的健康門戶、雙向轉診、預約掛號等業務協同系統也基本完成了開發工作。試運行前,已經成功運行了118萬份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了13萬份糖尿病和高血壓的專項檔案,存儲了近70萬人次的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隨訪記錄,并通過云平臺,對試點地區的布病、結核病篩查、診療進行規范管理。
上一篇: 北京計劃3年內建約50個醫聯體
下一篇: 江蘇省衛生信息化工作會議在蘇州召開